【深度】罗思义:在这场贸易战中,美国这只老虎只认实力,不会同情弱者
本文大概9400字,读完共需10分钟
作者罗思义系前英国伦敦经济与商业政策署署长、现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本文刊于8月24日观察者网。原标题为《为什么中国有些人误判了与特朗普的贸易战?》。
中国就特朗普政府挑起的贸易战的外交应对非常巧妙,实现了诸多目标。
中国多次明确表示,不希望打贸易战,但是如果对方挑衅,中国将奉陪到底。此外,中国还明确告诉国际社会,中美贸易战责任完全在美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包括一贯反华的彭博社、《华尔街日报》等美国媒体也表达了同样看法。其他国家不希望打贸易战,因为这会损害他们的利益,这对中国获得国际支持非常重要。同样,在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积极促成双方会晤的举措,也清楚地向世界表明中国并没有寻求与美国对抗。
中国的外交策略迫使美国延缓对中国的关税计划。特朗普政府组阁之初,反华强硬派就被引入其核心班底。但中国的外交策略,以及一些对待特朗普个人及其政府成员的策略,都延缓了美国对中国的攻击。中国经济增速远快于美国,这意味着时间在中国这一边。
美国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设法孤立中国。中国的回应展现了老道的外交技巧——习近平在2017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演讲时明确表示支持全球化,赢得了国际社会广泛赞誉,金砖国家合作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协同发展巩固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也令美国在南海制造紧张局势的企图落空。
中国官方媒体一针见血地点出了美国政策的实质。比如,《人民日报》8月10日发表的文章《美国挑起贸易战的实质是什么?》,全面准确地分析了美国挑起贸易战的原因。
遗憾的是,虽然中国外交政策应对有方,但中国部分媒体对特朗普政府的本质存在误读,因此可能难以预见其后续行动,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标准来分析问题,反而是基于以下几点乱下结论:
特朗普的心理特点;
特朗普生意人的特性,他想和中国做交易;
采用当前流行和即将被遗忘的的西方理论等。
特朗普当选近两年来的系列动作,包括其发动贸易战都清楚地表明,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准确地分析和预测特朗普政府的行动。鉴于中美贸易冲突在短期内不会结束,很必要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
本文将论述非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特朗普政府近两年政策分析全部落空,并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特朗普政府代表的美国基本阶级力量的解读是正确的。然后分析由此产生的实际问题。
特朗普政府决定集中火力对付中国
首先回顾近期发生的事件。特朗普政府宣布暂停对欧洲汽车加征关税,同时对中国商品不断加码关税。西方媒体立马就明了其中蕴含的意义,如《金融时报》在《美欧贸易战停火,特朗普集中火力对准中国》一文中指出:和欧盟达成休战协议,让特朗普有了更大的余地升级与中国的贸易战……
如今特朗普政府已决定集中经济火力对准中国。这反过来也解答了此前关于特朗普胜选是否有利于中国的争论。很明显,美国政府此刻所做作为意在阻止中国经济发展,运用马克思理论能够对此给予准确的解读。
美国中长期经济缓慢增长的影响
美国采取关税行动的主要原因,是特朗普政府无法加快美国中长期经济增速,其中原因在拙文《为什么说西方国家也能从中国经济模式中受益?》中有详细分析。鉴于此,认为中美关系是零和博弈的美国反华强硬派只能试图通过关税政策等措施,以减缓中国经济发展增速。
事实清楚地表明,美国经济放缓已长达五十年(见图1)。美国GDP年均增速从20世纪60年代的4%以上,降至2018年的略高于2%。这一现状已经成为美国经济的主要特征,特朗普政府也无法扭转这一趋势。
因此,部分奉行新自由主义的中国媒体所宣称的“美国经济一直非常具有活力”的说法不仅不符合事实,而且会导致人们误判地缘政治形势。他们不明白美国政府对华加征关税只会导致中美双输的结果——如果美国经济充满活力,那么特朗普政府大可不必利用关税,仅靠加快经济增速就能保持对中国的竞争优势。
美国当前经济增速处于历史较低水平,而且美国还试图压制中国甚至一些盟友国的经济增速,这导致西方陷入政治动荡——首先是“阿拉伯之春”的破坏性效应,导致伊拉克、利比亚和叙利亚等发展中国家陷入严重混乱,其次是美国与德国、墨西哥、加拿大、法国等传统盟友之间的摩擦日益加剧。
图1
中国非马克思主义者对特朗普有误判
特朗普执政近两年来包括贸易战在内的所作所为清楚地证明,非马克思主义者对特朗普的预判是错误的,例如:
由于反感“重返亚太”这一反华战略政策的设计师希拉里·克林顿,中国部分非马克思主义者错误地认为特朗普上台会对中国有利,或者至少特朗普会比希拉里对中国友好。但特朗普上台后一系列的行动——与中国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通电话、通过《台湾旅行法》、对中国采取关税行动,却与这种观点相去甚远。尽管特朗普与希拉里的对华策略有所不同,但两人有一个共同点——反华。
非马克思主义者的另一种观点是,特朗普是个商人,他想和中国做生意,所以他上台对中国有利。但这种观点也惨遭特朗普打脸,他拒绝了中国所提的双赢贸易建议。
此外,他们还依据特朗普推翻美国前几任总统的全球贸易自由化政策,得出错误的结论:特朗普上台更有利于中国。但事实上则相反。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则认为,本身为大资本家的特朗普代表的是美国资本的利益。虽然他的做法与希拉里有所不同,但两人代表美国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
特朗普调整美国对华战略
美国经济缓慢增长的态势仍将持续下去,美国反华势力对采取何种手段对付中国存在分歧。
与希拉里对华战略更具军事侵略性相比,奥巴马对华战略则是试图组建一个广泛的反华联盟,包括美国和欧盟、日本与尽可能多的发展中国家在内。为此,美国就必须要对其合作伙伴做出妥协与让步。这就是奥巴马与德国总理默克尔保持密切关系,同意与欧盟一道解除对伊朗制裁的原因。
特朗普政府内的强硬派则认为,对盟友做出这样的妥协与让步,会削弱美国经济。相反,他们要求欧盟、日本和其他国家做出更多让步,转移更多经济资源给美国,以增强美国直接对抗中国的实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不仅对华产品加征关税,而且与德国之间产生冲突,违背欧盟意愿退出伊核协议等等。
特朗普政府内强硬派的策略解释了特朗普外交政策看似奇怪的原因,比如尽管遭到美国国内以及七国集团等其他势力的强烈反对,特朗普仍执迷于与俄罗斯/普京建立良好的关系,建议将俄罗斯重新纳入八国集团,以及在北约峰会后与普京会面。对于特朗普周围最激进的反华势力来说,他们的首要任务是引发中俄之间的对立情绪,拉拢俄罗斯加入反华联盟,从而达到从北面包围中国的战略目标。
美国反华强硬派制造这些问题,根源在于美国中长期经济增速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了解这一点是看清经济和地缘政治形势的关键。我一年半前所写的文章《特朗普拉拢俄罗斯加入反华联盟如意算盘打得响吗?》就做过分析:因为美国想拉拢俄罗斯加入反华联盟,所以需要对俄罗斯软硬兼施,特朗普对俄罗斯示好只不过是其反华政策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而已。
近来发生的事件也完全印证了笔者此前对特朗普政府“胡萝卜加大棒”策略的分析。“胡萝卜”是指特朗普与普京在赫尔辛基的秘密会谈,甚至美国高级官员也被排除在外,以防止被美国敌视俄罗斯的势力知晓会议详情。“大棒”则是美国8月9日宣布对俄罗斯实施新一轮制裁。特朗普前后举措的叠加效应,相当于对外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息:如果俄罗斯同意割裂同中国的良好关系,那么美国将不会对俄罗斯施加更大的压力。反之,美国将发动新一轮攻击。
幸运的是,由于近来媒体广泛报道,基辛格多次向特朗普建议加强与俄罗斯合作以便遏制中国,中国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也更加清晰。在马克思主义框架下,是完全有可能提前预测特朗普政府政策的。
至于特朗普拉拢俄罗斯加入反华联盟所面临的众多内部障碍,拙文《特朗普为会见普京挨了不少骂,但别忘了反华强硬派是支持他这么做的》已做过详细分析,不再赘述。
特朗普是美国资本的直接代表
希拉里的对华战略是试图创建范围广泛的反华联盟,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战略”则需要美国盟友听从指挥,甚至直接为美国对付中国提供更多资源。当然,提高美国民众生活水平和经济增速的更好战略,是采纳中国的双赢提议,但这需要美国政府与特朗普、希拉里各自代表的反华强硬派分道扬镳。也即是说,这种双赢的做法需要一个全面的战略以制服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的新保守派势力,但到目前为止这一战略还未曾出现。
一旦了解了美国经济的基本形势,我们就会明白特朗普的政策并非心血来潮,而是为了追求美国政治/经济领域的利益。正如我在2016年11月所写文章《特朗普当选更多国际伙伴将向中国靠拢》中分析的那样:特朗普不仅是美国大资本的代表,而且他本人也是一个大资本家。因此,特朗普的目标是维护美国大资本的利益,而且他正陆续把强硬的反华势力引入他的团队,其中最敌视中国的是彼得·纳瓦罗。而纳瓦罗现在是特朗普最强硬的反华顾问之一。
财政赤字政策标志着特朗普政府将与新自由主义决裂
为实施“美国优先”政策,以及对付中国,特朗普政府不得不放弃美国此前的一些内政政策。
共和党和民主党政府之间的一个经济分歧,即特朗普真正有别于奥巴马的,是共和党政府更愿意扩大财政赤字。这是金融市场期待已久的。特朗普上任以来种种迹象显示,其团队将重拾共和党政府推行巨额财政赤字的政策。拙著《一盘大棋?中国新命运解析》对此有更详细的分析。
要保持美国的领导地位并使其有政治说服力,就必须确保美国经济以尽可能快的速度持续发展。但美国经济发展速度已没有大幅度提高的可能性,《修订美国对华大战略》指出:“除了保持强劲的经济增长,再没有更好的方法促进美国的战略未来和对华大战略了”。
人们尽可以呼吁“重振美国经济……赋予美国相对于其他国家的超强经济优势。”但美国经济数十年来一直发展缓慢,其投资规模太小,以至限制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美国仍旧坚持过时的经济理念……这是难以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因为这不符合经济现实。因此,美国经济只能长期陷入增长迟缓的泥潭;既然不能大幅度提高美国经济增长速度,那么对于那些以“零和游戏”心态考虑问题的人士,如美国新保守主义者,防止中国经济超过美国的唯一办法就是阻滞中国的发展。
那么美国当前的政策是否有可能从根本上加快其经济增速?答案是否定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人类史上主要国家中最快的经济和生活水平增速,是因为中国的政策符合经济规律。而美国无法加快其中长期经济增速,是因为其政策不符合经济规律。
特朗普正试图利用机会之窗
值得注意的是,甚至所谓的乐观主义者也不认为美国可以提高其中长期经济增速。比如,《纽约时报》就特朗普对中国采取关税行动,发表了一篇标题看似乐观的文章《特朗普在贸易战中的底气:美国经济增长强劲》。但文中所引用的数据显示,该文不认为特朗普政府能显著提升美国经济增速。该文就美国经济学家对美国2018年经济增长预测指出:
“一些经济学家称,全年GDP增速可能会达到3%……国会二月通过为期两年的预算案,为政府的开销增加了3000亿美元,而现在已经开始流入经济。‘这有点像高糖,但它令人感觉良好。’芝加哥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经济学家戴安娜·斯旺克(Diane Swonk)称……与此同时,斯旺克女士预计全年GDP增速将增长3%,她补充说,‘这可能是这个周期的增长峰值。’”
当然,在前一阶段经济放缓的基础上实现3%的年增长率,并不代表美国中长期增长出现根本性的加速。根据西方最权威以及引用最广泛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18年美国GDP将增长2.9%,但2018-2023年年均增长率则仅为1.8%。
目前,特朗普政府正试图抓住美国经济周期性态势好转带来的短暂的机会之窗。特朗普政府对华发动贸易战的策略立足于一场豪赌——利用美国当前的经济周期性态势好转,来暂时抵消关税给美国民众和企业带来的痛苦,因为2019-2020年美国经济周期下行之前,他们的痛感将更加强烈。
如图2所示,很明显特朗普政府的机会之窗相对较短。通过对美国GDP年实际增长率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增长率进行比较,可以看出美国经济周期的演变趋势:
2013-2015年,美国经济周期处于上行阶段,GDP年增长率从1.8%升至2.9%;
2016年,美国经济周期急剧下行,全年GDP仅同比增长1.6%,这种糟糕的表现解释了特朗普当选的原因;
2017-2018年,美国经济周期性态势好转。据IMF预测,美国2018年全年GDP将同比增长2.9%;
2018年后,美国经济周期将进入下行阶段,2019年GDP将同比增长2.7%,2020年将为1.9%,2022年和2023年则将分别仅为1.5%和1.4%。
当然,IMF预测的细节精确有否尚有待讨论,但其预测完全符合美国经济周期的发展趋势。从2019年起美国经济将有所减速,从2020年起将开始缓慢增长,这就解释了为何特朗普政府不得不利用2018年及之后短暂的机会之窗的原因——经济周期上行的利好将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关税带来的痛苦。
图2
西方媒体如《金融时报》和《华尔街日报》均注意到特朗普政府此举带来的风险。《金融时报》的文章写道:
特朗普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财经频道(CNBC)采访时表示,由于美国经济增长强劲且金融市场自他上任以来大幅飙升,现在发动他的贸易战时机正合适。他宣称现在是时候解决与中国和欧盟之间的经济失衡问题了,他认为这些失衡证明了美国几十年来一直被其贸易伙伴占便宜。
特朗普说:“现在是时候了。你知道那句话,‘我们在玩银行的钱’,对吧?”
但对那些相信现行的全球贸易体系,甚至是开放经济的广泛价值的人来说,特朗普这句“玩银行的钱”所透露出来的心态可能更加可怕。为什么?因为它表明特朗普心里现在多有底气。尽管面对很多压力和反对意见,特朗普似乎相信他已经到达一个良性转折点,现在发起贸易战,美国可以经受得住经济上受到的损害。
更糟糕的是,他似乎将股票市场的上涨以及美国经济的增长都看作是他在推行贸易议程时可以利用的“免费资金”。用房地产来比喻,他相当于是零首付,却已经准备要利用银行借给他的大把钱了。根据金融法则,这种事很少有善终,此言并非夸张。
特朗普关于市场的言论“我们上涨了近40%”——他在说玩银行的钱这句话时提到的——也表明了2018年贸易战早期阶段具有一个什么样的重要特征。金融市场和这位美国总统形成了一种奇怪的相互依存关系。
市场并未暴跌,这等于告诉特朗普,他的贸易策略(尽管让一些投资者懊恼)基本上是可以接受的。事实是,关税举措的经济影响才刚开始显现,这种伤害将需要时间才能显现。政界采取任何重大的反抗关税举措的行动也需要时间。
特朗普接受CNBC采访
此,《华尔街日报》的分析如出一辙,《特朗普对华攻势取得战果的机会稍纵即逝》指出:
在美国,经济增速达到4%而通胀率保持在2%的好日子可能难以持久……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目前已在美联储设定的2%目标附近徘徊。特朗普政府威胁加征的新一轮关税将打击中国占据主导地位的行业,这意味着寻找替代供应商以缓解价格上行压力的难度将增大。根据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数据,在受到关税影响的行业,有逾50%的进口商品来自中国。
特朗普与中国达成有利协议的时间有限。如果在2019年初前无法取得突破性进展,那么之后将希望渺茫。
美国经济短期趋势
关税问题与美国实际收入息息相关,因为特朗普关税计划将给通胀带来上行压力,举例如下:
特朗普政府对进口洗衣机加征关税,导致美国洗衣机和干燥机价格上涨20%。
特朗普政府推出的第二项重要关税是钢铝关税。在这些关税实施之前,美国钢材价格就呈上升趋势,加征关税不可避免地令这一趋势严重恶化。截至2018年7月,美国热轧带钢价格较2017年10月上涨52%。
自年初以来,铝价上涨了11%。
美国最具标志性的软饮料制造商可口可乐宣布,由于成本上涨(包括铝价上涨),将在北美市场提高汽水售价。
美国最大的建筑设备制造商卡特彼勒(Caterpillar)宣布,公司因关税预计损失1亿至2亿美元,这对其未来的价格造成明显的上行压力。
《华尔街日报》对此贴切地指出:“汽水、摩托车涨价,美国消费者为特朗普关税政策买单。”
可口可乐CEO表示商品成本上涨
洗衣税和钢铝关税加起来所涵盖的商品范围,远比特朗普政府威胁要对25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范围小得多。因此,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对购买者的负面影响将更加严重。西方备受尊敬的咨询公司牛津经济研究院计算得出,从中国进口的廉价产品,帮美国家庭每年节省850美元。
正如牛津经济研究院首席美国经济学家格雷戈里·达科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指出:“随着美国与中国和其他国家发生贸易战,加征的关税将逐渐转嫁给生产者与消费者,进而加剧通胀压力。”事实上,由于通胀上升导致美国实际工资承压,7月份美国实际工资连续第三个月下降(见图3)。
图3
美国内政趋势
由于美国中长期经济缓慢增长,美国反华强硬派只能通过减缓中国经济增速的手段达成他们的目的,但这也是他们的弱点。因为这些强硬派的政策,包括但不仅限于关税,不仅是对中国和美国盟友的直接攻击,而且也是对美国民众的直接打击。
《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对特朗普实施关税行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得出结论:
特朗普总统发动的贸易战的影响已经开始波及整个美国经济,因为钢铁关税扰乱国内供应链,以及全球贸易伙伴对花生酱、威士忌和龙虾等美国多种商品,征收报复性关税……
美国国内最大的钉子生产商——中部大陆钉子公司,是从墨西哥进口钢铁制造钉子。因为特朗普对数十个国家进口钢铁加征25%关税,迫使该公司将价格提高近20%,致使本月订单暴跌了50%,且可能使500名美国公民失去工作……
如果下个月中国对美国龙虾加征25%关税,可能无意间为加拿大的龙虾市场扩张起到了助攻作用……
欧洲对美国花生酱加征关税,对彼得潘(PeterPan)和四季宝(skippy)的制造商来说是一个打击,佐治亚州、亚拉巴马州、佛罗里达州和密西西比州的花生农场主也将受损惨重……
美国经济和政治形势对特朗普政府的政策有着关键性的约束作用。因此,中国外交和外文媒体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对外解释特朗普政府的关税行动不仅是对中国、美国盟友和其他主要国家的攻击,而且也不符合美国自身利益,将降低美国民众生活质量。
民调:美国民众反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
令人吃惊的是,众多美国民调显示,美国民众反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哈特研究协会受美国国家广播公司/《华尔街日报》委托,于7月15-18日进行了一份调查——“你支持/反对特朗普总统处理美国和外国之间贸易的做法吗”,结果显示,45%的人表示反对,38%的人表示支持。总而言之,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将使美国民众遭受经济损失,他的关税政策也已经不受欢迎了。特朗普只希望美国民众的痛感能被2018年美国经济周期性态势好转所掩盖。因此,他试图利用这个短暂的机会之窗。
美国会向中国妥协吗?
特朗普政府的所作所为并非非理性的,也并非因为特朗普是商人而想做交易,否则非马克思主义者对特朗普的预判也不会被事实打脸。而“实事求是”的方法证印证了马克思义理论对特朗普政府的预判。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不会与中国达成协议或对中国妥协。但若美国对中国妥协,一定是因为忌惮中国的实力,而不是因为对中国心存善意。
《人民日报》发表的文章《美国挑起贸易战的实质是什么?》从更宽广的历史视野,对这一点给出了明确科学的解释。“对华贸易战,绝非一些人‘高调招敌’‘意识形态’导致中美关系紧张所能解释的。设置对手一直是美国为确保自身强势的战略惯性,哪个国家威胁到美国地位,哪个国家就是美国最重要的对手,美国就一定要遏制这个国家。”
如果说上文从严谨的角度解释了这个问题,那么我在人大重阳的演讲则以通俗的方式做了阐释:
如果把国家比作动物的话,中国的国家形象应该是熊猫,它的特点在于很大又很安静,只要你不攻击它,它就不会主动攻击你,这些特征都非常符合中国。
那么用什么动物比喻美国呢?老虎。因为老虎非常危险,我给你们讲个故事。我在俄罗斯时有个助手。她曾是苏联时期著名分析家的助手。该著名分析家是原苏联科学院所属的美国和加拿大研究所负责人,在戈尔巴乔夫时期经常被邀请去参加一些活动。他曾经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说法,我们要不再成为美国的敌人,因为对美国来讲没有敌人这件事是非常可怕的。对于美国而言,根本就不会讨论苏联到底是敌人还是朋友,直接就把苏联给吃掉了。
所以要明白我们不能尝试去跟老虎打一架,因为它确实很有力量,也很危险。而且你没有办法改变老虎的本性,把它变成食草动物。不过我们可以想到一些方法去跟老虎相处,比如可以弄出大的噪音,吓住老虎,让它不敢接近。但最不能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千万不能对其示弱,否则就是被它吃掉。
在美国关税实施之前的贸易谈判中,中国寻求与美国达成妥协而非投降的做法非常正确。但中国要与美国达成妥协只能基于中国的实力,即美国认为无法击败中国。
戈尔巴乔夫投降美国源于一种错觉,美国会对苏联手下留情,即如果苏联不试图将美国当作敌人,那么美国就不会将苏联当作敌人?结果呢?美国这只老虎吃掉了苏联,导致苏联解体,给苏联人民带来历史性的灾难。
美国新保守派当前想阻碍中国实现民族复兴。一旦他们的目的得逞,中国将如同苏联一样遭受历史性的灾难。而那些看不清这些事实的人要么是很傻很天真,要么是早就甘当美国附庸。这两种人对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对中国乃至全世界都至关重要。
贸易战为数不多的好处之一是,它有助于消除中国某些人对美国政策本质的天真愚蠢的幻想。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中美两国人民有着共同的利益,完全可以实现互利共赢。但美国新保守派试图阻止这一切,中国只有变得强大,才能不让新保守派的计谋得逞。认为老虎吃人是因为它受到挑衅,或者中国变得虚弱美国就会手下留情的想法是错误的。老虎吃人是本性,而且从来不会怜悯弱者。
结论:美国只认实力,不会同情弱者
综上所述,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发起贸易战在于其不能加快美国中长期经济增速的事实。乍一看,这似乎是意识形态/理论问题,因为美国无法接受政府干预经济,并试图维持不符合实际的经济理论。但更深入的分析表明,美国的这些意识形态/理论问题,事实上是经济、社会和阶级力量的反映。美国当前的政策只坚持“看不见的手”,而拒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的同时应用“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
根据美国中长期经济缓慢增长得出的地缘政治结论是,中国应对未来可能陷入混乱的西方以及中美关系走向未雨绸缪。反华强硬派正主导美国的外交政策,但他们还面临着以下障碍:
中国经济增长强劲,且有能力回击美国的关税行动和其他措施;
美国的政策直接或间接攻击其盟友,如欧盟、德国、印度、墨西哥、加拿大等;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和其他措施直接违背了美国人民的利益,因此遭到美国企业、消费者、工人和农民的抵制。
鉴于美国政府无法同时做到提高中长期经济增速与加强美国强硬的新保守派的实力,且与此同时美国国内外反对特朗普的势力依然存在,因此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美国政策制定和西方地缘政治的混乱形势仍将继续。这就凸显了习近平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讲话的重要性。他强调:
“我国对外工作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为指导,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牢牢把握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这条主线,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积极参与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打造更加完善的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努力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
在复杂的世界地缘政治背景下,应正确分析国际形势,而不应夸大其辞。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明白美国及其政策的本质。特朗普政府无法改善美国中长期经济增速,导致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实施关税行动,进而令西方地缘政治陷入动荡。虽然中国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有诸多原因,但最重要最紧迫的一点是,它是能正确分析特朗普政府本质的唯一理论。
回到开头所说的,事实证明,马克思义理论对特朗普政府的预判是正确的,因此有必要吸取非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特朗普政府误判的教训:
中国提出的基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政策,符合世界经济发展潮流,也符合中美两国以及其他国家人民的利益。
特朗普政府主张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不仅违背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利益,而且也违背美国人民的利益。
特朗普试图利用经济周期性态势好转来抵消关税即将带来的负面影响,但这只是短暂的机会之窗。因此,中美贸易战,时间在中国一边。
在这场冲突中,要吸取一个显而易见的教训——美国这只老虎只认实力,而不会同情弱者。
推荐阅读
长按关注
转载请注明出处
并附带官微二维码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成立于2013年1月19日,是重阳投资董事长裘国根先生向母校捐赠并设立教育基金运营的主要资助项目。
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人大重阳聘请了全球数十位前政要、银行家、知名学者为高级研究员,旨在关注现实、建言国家、服务人民。目前,人大重阳下设7个部门、运营管理3个中心(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近年来,人大重阳在金融发展、全球治理、大国关系、宏观政策等研究领域在国内外均具有较高认可度。